據深圳商報報導,近日,記者瞭解到,深圳海關按照海關總署的統一部署,連續第4年開展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圍繞平臺智慧建設、外貿產業升級、暢通跨境物流通道、優化對企服務等四個方面,出臺15條便利化措施,全力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果,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海關統計,今年5月,深圳關區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7.04小時、0.67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72.93%、94.37%。在國家發改委通報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中,深圳連續兩年被評為跨境貿易領域標桿城市,在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中,深圳“跨境貿易”指標排名第一。一系列舉措讓深圳外貿結構持續優化、穩中有進,今年前5個月,深圳累計進出口1.36萬億元,同比(下同)增長3.4%。其中,出口8504.2億元,增長14.6%。
智慧平臺科技賦能
6月,深圳機場國際貨站內火熱一片,已放行的出港貨物在理貨平臺上有序地運往機坪準備裝機出口,進口貨物按照不同的類型和倉儲要求精準地轉運至不同庫區。看似繁雜忙碌的通關現場卻井然有序,各環節緊密銜接,通關零延誤。龐雜的業務流和數據流通過深圳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密切銜接和精準匹配,不同的通關主體通過信息平臺即可完成節點查詢、查驗預約等通關業務的辦理,并能實時查看貨物查驗進展和物流動態等通關信息。
“這讓我們不用再來來回回拿著紙質材料穿行在海關、貨站、安檢等各個業務前臺,只要完成運單綁定,就可以在平臺上快速清晰地查到貨物‘通關+物流’的全流程狀態。這個平臺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方便實用,是一項實實在在便利企業的科技成果!”深圳市美邦運通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躍介紹。
據海關統計,1—5月,深圳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接受372家次企業累計4745票預約查驗單、2945票周轉卡板出園申請,傳輸物流數據約287萬份,大大減少企業跑腿和紙質資料流轉,提高辦事效率。
產業升級減負有力
近日,深圳市龍崗區的美好創億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一批生產設備和保稅原材料需調撥至集團公司旗下惠州子公司。“在深惠兩地之間進行保稅料件流轉、調撥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光成本不說,時效問題更是讓我們在產能峰值時非常頭疼。”該公司副總裁遲奇峰對此頗為著急。
收到企業反映后,深圳海關上門服務,為企業帶來瞭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引導兩家公司共同參與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改革,實現享受保稅料件自由流轉、免手續外發加工、倉庫場所共同使用等優惠措施,迭加海關AEO高級認證、集團加工貿易企業的雙料認證,使產品在通關查驗、保稅貨物流轉等多方面享受便利,進一步降低了通關時間和成本。
據介紹,截至5月,深圳關區已有23個企業集團88家企業參與改革,產業鏈覆蓋10省20市。
精準服務有溫度
6月29日,深圳海關聯合市口岸辦、市商務局又成功舉辦了一期“深圳口岸營商環境講壇”。講壇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對鋰電池進出口要求、出入境特殊物品海關政策、跨境電商規范申報和實操流程等進行了詳細講解。
據瞭解,“深圳口岸營商環境講壇”今年以來已成功舉辦4期,以直播形式帶“政策乾貨”,幫助企業用好用足惠企政策措施,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
除此之外,深圳海關還充分發揮海關12360服務熱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95198服務熱線、中國海關信用管理微信平臺、“i深關”企業訴求響應平臺等各渠道作用,及時收集、辦理、反饋企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大力推進企業“問題清零”。(圖片來源: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