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都安瑤族自治縣初級中學開展離隊入團儀式。共青團都安縣委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5月,在安陽二小舉辦“廣西山歌傳習基地”授牌儀式。共青團都安縣委供圖
2023年4月,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鎮安小學開展“潮聚三月三 和諧在都安”各組青少年交流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共青團都安縣委供圖
2022年5月,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一小舉辦“六一”主題隊會。共青團都安縣委供圖
2021年10月,都安瑤族自治縣安陽三小開展主題隊日活動。共青團都安縣委供圖
近年來,共青團都安瑤族自治縣委員會為進一步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立德樹人為圓心,以黨團隊一體化建設為半徑,以“紅領巾學堂”“青苗工程”“青馬工程”為載體,全面推動黨團隊階梯式培育、一體化推進,構建黨團隊齊發力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進一步筑牢青少年成長成才基礎。
堅持黨對少先隊工作的全面領導。將縣域共青團改革納入黨委改革工作要點,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健全“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共青團牽頭、團教協作、社會協同”的少先隊工作機制,成立由縣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加強對少先隊工作的統籌協調。完善黨團隊政治培養鏈條,深入開展入隊前、入團前教育工作,做好入隊、離隊、入團等系列節點儀式教育。深化黨建帶隊建工作,落實縣委主要領導擔任少工委名譽主任,少先隊工作納入中小學教育督導評估和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指標,實現中小學校少工委全覆蓋。
強化創新創優,推進一體化育人模式。健全“全團帶隊”“部門聯動”協同育人機制,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網狀格局,不斷增強少先隊工作的粘合度。縣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兼任縣少工委主任,與同級團委建立定期協商研究少先隊工作、重大事項溝通協調工作機制。通過設置“基礎章”“特色章”和“星級章”三大類“紅領巾獎章”,作為少先隊組織評價激勵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共發展團員近300名;優化共青團推優入黨機制,2021年以來,經共青團推優入黨45人。同時,明確將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規劃和部署;將學校共青團工作納入教育督導和學校黨建工作規劃和年度考核內容;將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納入縣委巡察監督范圍。
堅持資源整合,推進一體化育人實踐。以賡續紅色血脈為根本任務,在青少年活動中心、體校、民族博物館、陳伯民革命聯絡站舊址、地下河博物館等6個基地建立校外少先隊實踐基地,依托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鄉村少年宮、“廣西青空間”等陣地,打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組織開展主題隊日活動100余場次,并將少先隊校外教育的觸角延伸到邊遠鄉村和移民安置區;在縣新華書店開設圖書角,多渠道開設少先隊宣傳專欄,擴大少先隊工作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同時,共青團都安縣委整合各類項目資源,積極爭取和籌集社會各類物資、資金開展助學活動。其中,“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學計劃”項目資助家庭困難女學生175名,已發放資金8.75萬元;“東潤起航獎學金”助學項目受益學生100人。
2022年,該縣有1名少先隊員獲“全國優秀少先隊員”稱號、1名少先隊輔導員獲“廣西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8名少先隊輔導員獲“河池市優秀輔導員”稱號、11名少先隊員獲“河池市優秀少先隊員”稱號、3所學校獲“河池市優秀少先隊集體(大隊)”稱號、5所學校少工委獲“河池市優秀少先隊集體(學校少工委)”稱號。(樊倩見 黃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