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建設應當切實讓市場主體滿意,保障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加強政府采購領域的營商環境建設不能玩數字游戲,而是實打實降低市場主體的參與成本、讓市場主體真正得實惠。”近日,福建省寧德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科相關負責人接受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采訪時說。
(資料圖)
政府采購作為財政支出的三駕馬車之一,是調解市場、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各省市高度重視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創優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到底應該如何做?寧德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科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寧德經驗。
嚴監管 采購人禁設門檻
據該負責人介紹,為提升全市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水平,該局加強對全市各級采購人的監管,通過規范采購人的行為改善供應商參與寧德市政府采購活動的體驗。
“供應商能否公平參與政府采購項目的競爭、是否能公平獲取政府采購項目相關的信息、守法依規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的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直接影響著一個地方政府采購領域的營商環境,這些均與采購人的行為密切相關。”上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采購人為不同的供應商設置不同的獲取信息的門檻,放任采購人刁難非意向中標供應商以及設置合同簽訂或履約障礙等行為,對營商環境的損害非常大。所以,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的源頭在于加強對采購人管理。”
據了解,為規范采購人的政府采購行為、加強對采購人的管理,寧德市財政局總結分析政府采購領域的政策法規“熱點”、監督管理的“難點”和違法失信“險點”問題,打出營造公開、公平、公正、誠信、高效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組合拳”,力求打造公平開放、有序競爭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明確要求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編制采購文件時不得變相設置門檻,限制供應商自由參與政府采購活動。規定各采購人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與中標、成交供應商簽訂合同和擅自變更、中止或者終止政府采購合同,不得隨意附加不合理的驗收條件。
同時,寧德市財政局要求各級財政部門限期集中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開展政府采購備選庫、名錄庫、資格庫專項清理;對于采購人、代理機構、供應商、評審專家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寧德市財政局依法嚴肅查處;在開展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過程中,對未落實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政策的72個項目,責令采購人和代理機構限期整改。
“好的營商環境一定是強調守法依規、公平競爭的,對于違法行為必須查處,這樣才能維護依法依規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供應商的合法權益,為了強調營商環境而對違法行為不予處罰的做法,實際上是在傷害營商環境。”上述相關負責人強調。
降門檻 供應商得實惠
為了降低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信息獲取門檻和成本,確保供應商享有公平獲取政府采購項目信息的機會,寧德市財政局嚴格落實政府采購意向公開要求,強化采購人政府采購項目信息公開的主體責任,確保政府采購信息公布開的完整性和及時性。同時,該局督導采購人確定采購需求和編制采購實施計劃,并規范做好采購意向公開,并運用全國各類信息系統、共享平臺及時推送政府采購違法行為信息,多渠道方便采購各方查詢相關主體信用記錄。
在減少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成本方面,寧德市財政局逐步實現全市免費提供采購文件,減少簡化紙質和證明材料;推行減免投標保證金,減少供應商資金占用周期;同時鼓勵采購人免收履約保證金或降低繳納比例,允許通過非現金形式收取履約保證金,及時退還投標保證金和支付采購合同資金;進一步合理確定代理服務費,嚴禁將專家評審費變相轉嫁給代理機構或供應商。